面对持续高温天气的严峻考验,近期,处属各船闸全力战高温、保安全、优服务,创新调度管理,优化运行模式,完善助航设施,通过精准服务,为过往船舶送去安全保障和清凉关怀,全力守护区域物资运输安全畅通。
智慧调度:指尖轻松过闸
依托智慧系统,处属船闸着力打造“指尖过闸”新体验,以“数据跑路”替代“船民跑腿”。一键登录、预约报港、缴纳闸费……打开小程序,船民足不出舱即可轻松完成过闸申请。“点进去随时能看得到排队状态,比以前方便多了!”船民一边说一边进行着过闸申报操作。目前,船舶智慧调度已实现处属船闸全覆盖,提供过闸申报、闸费缴纳等一站式服务,仅需登记一次即可在全处船闸报港通行,有效解决船舶插队、抢闸、拥堵等问题。
由于长江与内河航道之间存在一定水位差,位于新孟河入江口的丹阳所船闸采用“通闸+套闸”模式通航运行。“长江侧待闸船舶请注意,现在开启闸门。请大家排好队,看清信号,禁止闯红灯,等候通知进闸,现在通航水深3.9米。”跟随排档人员的指引,船舶进入引航道,按照“进闸-闭门-调水-开门-出闸”的标准流程,安全度过这段“水上阶梯”。
在控制室,2名工作人员在屏幕前远程值守,透过大屏,闸门、闸室一览无余。1名职工在现场维护秩序,他们严密监控水流流态及船舶进出闸动态,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动态执行开关闸门和红绿灯转换等操作,确保每一艘船都能安全、高效、有序通行。
无惧“烤”验:高温中的坚守
智慧调度系统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但要保障船闸通航,“人”始终是核心。当苏南开启“炙烤模式”,船闸工作人员正头顶烈日,脚踩热土,坚守在通航保障一线,用汗水诠释责任,以奉献守护安全。
烈日炎炎,长期的暴晒导致户外救生绳粉化严重,加之近期强对流天气多发,部分救生设施、助航设施损毁,直接威胁关键时刻的“生命防线”。奔牛所船闸值班人员顶着烈日、争分夺秒,迅速完成爬梯的维修和安全标识标牌的更新;同时加密巡查频次,落实“四个一”防护,及时更换增补救生绳、救生圈等设施,确保应急救援设备完好。
在蠡河船闸,检修人员穿梭于启闭机房、闸门、户外电气柜之间,巡查机电设备、配电设施工作状态,记录设备运行数据,很快就汗流浃背。闸门限位的调整、钢丝绳的保养、电气柜的维护……在高温天气下他们没有丝毫懈怠,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保养、维修工作,为船闸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户外江面上,另一场“保卫战”正在丹阳所船闸上演。闸门频繁启闭带来的机械磨损直接关系通航安全,技术人员正抢抓闸门完全提起的宝贵时机,为闸门主滚轮和吊耳注入润滑油脂。在刺鼻的油味与灼人的热浪中,他们熟练地开启注油孔、精准注油、仔细擦拭......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奋战,2扇闸门的传动装置终于“喝饱”了油脂。当摘下安全帽时,他们的头发已被汗水浸湿,双手也被泡得发白发皱。
倾心为民:护航服务零距离
受区域降雨偏少影响,丹金溧漕河水位持续走低;加之5月船闸取消收费以来,通航流量显著增长,丹金船闸面临着运行人员紧缺、船舶搁浅风险增大等多方面复杂形势。
“最高峰的时候比之前流量要翻一番,我们主要是帮助新增船舶录入信息,调度过闸通行,避免船舶积压,同时还要耐心解释通航政策,最开始的时候会有点手忙脚乱。” 这是李帅连续驻守运行一线的第9天,近期连续的高温和户外暴晒让他的脸颊有些泛红。去年入职后他一直跟着师父负责机电设备的维护,如今在新岗位上化身“领航员”,手把手指导船民使用手机办理过闸申报、登记,解释远程申报操作流程,让船民从“不解”“怕用”到“理解”“会用”。
数据显示,6月丹金船闸船舶通过量达2267艘次,同比增长103%。面对激增的运输需求,如何保障丹金船闸服务质量不下降、船舶安全高效通行?一方面实行“AB岗+全员备勤”机制,包括技术人员、综合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丹金闸全体职工充实到运行一线,钟楼闸人员作为备勤随时待命。另一方面,强化培训演练,针对通航基础知识、船民常见问题答复、船舶搁浅应对措施等关键点,开展两期岗位培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增设“禁止追越”“当日水位”“通航净高”等标识标牌,加装夜间助航设施,提醒船民注意安全。
此外,张家港、奔牛等处属船闸积极开展“送安全上船头”“盛夏送清凉”行动,让服务延伸至通航一线。工作人员向船民发放安全宣传手册,指导船民规范穿戴救生衣;将“清凉包”送到往来船民手中,不忘叮嘱高温天气注意航行安全,丝丝清凉与安全提醒交织,为繁忙航道增添了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