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熟水利枢纽4号主机大修施工进入回装关键阶段,10多名技术人员以“拼”的劲头、“实”的作风、“新”的手段、“学”的自觉,全力推进机组自养自修工作。
一是筑牢安全高效检修防线。面对机组运行年限长、部件老化严重等挑战,管理所制定专项检修方案,通过三维模拟软件预判施工难点,引入“现场施工安全帽检测”等智能监测设备,将传统检修与数字化手段深度融合。技术人员严格把控施工进度,每日完成既定目标,及时总结提升,确保为后续调试成功奠定基础。
二是锻造技术传承新标杆。大修现场,“青蓝相授”的传承处处可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带头示范,从螺丝拆装的标记收纳,到测量的技巧方法,他们将自身的实战经验倾囊相授。第3次参加大修的青年鲍晟,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油缸清理、部件吊装、主机刮瓦……检修现场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如何精准的处理主机摆度测量数据一直是他的技术薄弱点,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他结合主机装配图纸,利用实训基地模型,推导出摆度数据之间的关联,2分钟即可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摆渡处理点和调整量,有效保障了机组主轴安装效率。
三是攻坚克难全力抢进度。今年以来,我省太湖流域持续干旱,常熟枢纽已累计闸泵联合运行113天。为兼顾主机大修与“引江济太”调度运行,检修小组加强工序衔接、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工期突破。水导轴承是主机主轴固定的关键性装置,在拆解阶段,技术骨干自主研发“水导轴承拆除装置”,利用液压千斤顶,将推力直接作用到水导轴承本体,仅用3小时,就从狭小的内扩管里拔出水导轴承,作业效率较此前提升70%左右。
此次大修预计5月下旬完工并开展试运行。下一步,常熟水利枢纽将全力抓好工程收尾,严把机组试运行质量关,确保设备如期安全投入运行,持续守护太湖水安全。
(摄影:彭文佳 卞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