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未至,保障先行。近期,常熟枢纽管理所立足防大汛、抗大险,紧盯薄弱环节,创新工作举措,通过标准管理、技术革新、人才培育三向发力,为安全度汛构筑多重防线。
一是标准管理打造备汛“新”面貌。常熟枢纽以标准化仓储和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下足“绣花功夫”。针对仓库分散、工器具管用难的问题,管理所启动标准化仓库改造,按机电设备、机械耗材、电气耗材等横向划分五大专区,纵向构建地面堆高、货架分层的垂直存储空间,配套引进仓库管理软件,实现快速定位、取用便利。同时,深化工作区域“4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建立设备管理精细化责任清单,提升防汛物资调配效率和运维水平。
二是技术创新探索防汛“新”手段。常熟枢纽承担着流域区域防洪保安、引江济太等重要任务,年均运行300多天,繁重的运行任务致使闸门启闭频繁。启闭机飞刹作为闸门的“刹车”,在频繁作业中会严重磨损,是影响工程安全度汛的一大隐患。为杜绝因设备磨损导致的闸门失控风险,技术骨干们不等不靠,创新实施“主机组出水门电动落门改造”项目,在保留传统自重落门形式以应对意外失电情况的基础上,增加转换开关,改造电气回路,减少对飞刹的使用,从根源解决了磨损问题。经连续3个月的运行,首批投入使用的4台主机设备表现良好,损耗显著降低。
三是薪火相传培育防汛“新”力量。管理所高度重视技术人才培养,结合年度练兵比武,定制培养方案,注重以老带新、以练促进,全力锻造一支拉得出、顶得上的水利尖兵。讲好“图纸课堂”,技术骨干重点讲解历年险情案例,结合工程图纸,厘清机组设备结构及相关运行模式,确保青年职工做到理论实操、生产实践精准掌握。开展“安全课堂”,针对泵站机组安全操作规范和工程运行特点,着重讲解主机大修、节制闸和主机开停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确保新进职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紧急处理。
当前,已进入全面推进汛前检查工作的关键阶段。常熟枢纽将继续以“三新”实践为牵引,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排查整改,狠抓项目落实,全面做好闸泵设备保养维护、电气预防性试验等工作,为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摄影:彭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