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基层动态
“钢铁钟摆”奏响防汛交响曲——直击钟楼防洪控制工程汛前练兵
  • 2025-04-3014:45
  • 办公室
  • 办公室

交汇点讯  亚马逊河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而亚洲最大的单孔节制闸——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钟楼防洪控制工程,则用一对“钢铁钟摆”合起的蝴蝶状翅膀,在特大洪水来临时扼住水患咽喉,为太湖流域筑起“防洪长城”。4月29日,这处守护太湖流域的“钢铁卫士”迎来汛前大练兵,在运河之上奏响防汛交响曲。

钟楼防洪控制工程是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后,在太湖流域武澄锡西控制线上新增的防洪控制性工程,巍巍横跨于运河之上。该工程采用超大有轨平面弧形双开门设计,闸门形似两枚钟摆,在特大洪水期间启用,使太湖湖西地区洪水北排入长江,减少湖西高水东泄,减轻常州、无锡、苏州三大城市和武澄锡低洼地区防洪压力。

上午9时,钟楼防洪控制工程的两扇“钟摆闸门”在门库静候指令。几米外的清淤船上,“水下潜水员”穿戴好设备,准备跳入5米深的水下,探摸水下底轨有无障碍物,确保闸门滑道安全运行。

“准备就绪,启动!”半小时后,随着“90后”现场指挥员黄雪娇的一声令下,刹那间,机械轰鸣打破宁静。工程北侧弧形门点动关闭,1100吨重的“钢铁巨臂”应声“苏醒”,以每分钟1米的速度向运河河面中央“拥抱”。

“闸门开度2.97米,启闭力6.52吨。”“95后”启闭机监护员钱子航紧盯控制柜仪表盘,对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汇报。同时,负一层空间里,养护人员化身“机械美容师”,精心清洗保养钢丝绳,为它们褪去岁月的“尘埃”;支铰处,运行人员则将润滑油缓缓注入轴承,减少“钟摆”关节磨损;弧门之上,监护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钢丝绳入槽,随时准备调整节奏。此刻的水利工程,分明像一座巨型机械钟表,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精准咬合的齿轮,在“滴答”声中守护着城市的安澜。

这场持续4小时的试运行演练,是对耐力与专注力的双重考验。运行人员在岗位上坚守,目光始终锁定设备参数;而在这4小时之外,是长达数月的精心筹备。

早在今年2月,管理所就开启了清淤试运行等前期准备工作。为不影响大运河通航,钟楼所提前开启“头脑风暴”,一方面像“排兵布阵”般规划:根据职工的技术专长,安排岗位;另一方面如同“钟表匠校准齿轮”,精确计算每个环节的时间,以最快速度完成闸门半幅关闭后保养设备的转场,在海事管制的“时间窗口”内与时间赛跑。

“此次演练不仅是对设施设备的‘体检’,更是对人员协同能力的‘大考’,为汛期的实战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场总指挥徐建军说。

5月1日,江苏即将迈入主汛期,据预测,汛期长江流域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流域降水量正常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涝旱并存但总体偏枯。面对即将到来的考验,钟楼管理所将以此次试运行为“磨刀石”,总结经验,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强化工程设施隐患排查整治,让这座“钢铁钟摆”在主汛期的舞台上,以最昂扬的姿态,奏响守护城市的安全乐章。

交汇点 龙美娟  摄影 黄雪娇 陈佳惠 周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