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哇,中华鲟是滑溜溜的!”“穿越回古代和苏州的治水先贤对话,太有意思了!”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来自苏州常熟、张家港、工业园区、昆山四地的50多名萌娃们在省望虞河常熟水利枢纽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实地感受“长江—太湖”的重要关系,共同守护新时代“太湖美”。
孩子们先走进了省太湖水利水情教育基地追溯治水历史,通过立体沙盘目睹“双手劈开千层土,誓把长江通太湖”的望虞河开凿场景,指尖触碰智能屏幕与范仲淹等治水先贤展开跨时空对话,更在泵站双向X型流道装置前了解现代水利工程的精妙设计。
当研学队伍移步至常熟水利枢纽时,这座横跨望虞河的“庞然大物”正在进行检修以迎接汛期。作为太湖流域骨干控制工程,它既能将太湖水排入长江缓解洪涝,又能反向引长江水补给太湖生态,水利系统的精准调度、智慧管理令孩子们惊叹不已。
随着研学深入,中华鲟监测救护中心掀起了活动高潮。孩子们屏息凝神聆听志愿者讲解:这些体长可达5米、重逾千斤的“长江鱼王”,每年要完成3000公里江海洄游的生命壮歌。
当指尖触碰到中华鲟光滑的骨板,6岁的小学生高濯清忍不住惊呼:“它们浑身滑溜溜的,像穿着铠甲的水中骑士!”恰逢投喂时刻,孩子们轻叩池壁发出“开饭信号”,中华鲟应声游弋争食,溅起的水花映照着张张灿烂笑脸。
这份奇遇尚未褪去,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实践馆又带来新的震撼——通过整治前后对比影像,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母亲河从“伤痕累累”到“绿意盎然”的蜕变历程。在亲手制作河豚生态缸后,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一尾尾胭脂鱼苗跃入江涛,完成生命与生态的庄严交接。
这场沉浸式趣味研学,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激发了他们对保护水资源、爱护水生态的浓烈兴趣。“今天增长了见识,看了雄伟的水利工程,还摸了中华鲟,放流了胭脂鱼,我们以后要爱护长江、珍惜水资源。”10岁的昆山小学生彭锐说,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与长江接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这场贯穿古今的水利探索之旅,从AI换装穿越千年治水史,到亲手触摸“水中大熊猫”,最终定格于放流胭脂鱼时泛起的涟漪。正如活动志愿者代表彭文佳所言:“当孩子们的手掌抚摸中华鲟,当放流的鱼苗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守护长江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
此次活动主办方之一,常熟尚蓝环保俱乐部负责人姚振新表示,苏州四地绿动联盟第一站放在“常熟”长江岸线,未来还将在张家港、昆山、园区等地举办,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家乡水情知识的了解,增强爱水、惜水、节水、护水意识,弘扬水文化。
斜阳西照时分,江风裹挟着稚嫩的誓言飘向远方:“我们定要守护我们的母亲河!”这童声宣言,恰是世界水日最动人的注脚。
交汇点 龙美娟